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>文联宣教 >>  学党史专栏

【学党史·我打卡】5月9日

发布时间:2021-05-09来源:学党史专栏作者:德阳文联

答案

三线建设,指的是从1964年开始到1980年,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中国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、自治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、科技、工业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。

解析

三线建设开始的背景是中苏交恶与美国在中国东南沿海的攻势。它历经三个五年计划,投入资金2052亿元,投入人力高峰时达400多万,安排了1100个建设项目。

大批沿海企业和技术管理人员迁移到了山沟里,其中进川的就有40万人。通过新建扩建、迁建、改建,先后建成2000个大中型骨干企业、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,形成了45个大型生产科研基地和 30多个新兴工业城市,修筑了10条总长8000公里铁路干线。建成了以国防科技工业为重点,交通、煤炭、电力、钢铁、有色金属工业为基础,机械、电子、化工为先导,门类相对齐全的工业体系。

三线建设形成了中国可靠的西部后方科技工业基地,初步改变了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局面,带动了中国内地和边疆地区的社会进步,堪称中国历史上空前的西部建设战略。三线建设也成为中国中西部地区工业化的重要助推器。

1948年4月30日,中共中央发布“五一”国际劳动节口号,提出“打到南京去”的号召,并号召“各民主党派、各人民团体、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,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,成立民主联合政府”。5月1日,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致电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席李济深、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沈钧儒,提出先行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,希望民革、民盟与中共共策进行。中国共产党的号召,当即得到民革、民盟和其他民主党派、各人民团体、海外华侨团体、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热烈响应。从8月起,各方面代表陆续到达解放区,与中共代表共同进行新政协的筹备工作。新中国成立以后,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作出决定,将5月1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,全国放假一天